站点介绍
在NBA的开云kaiyun体育世界里,天赋与汗水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未停止被讨论,而丹佛掘金的超级中锋尼古拉·约基奇,似乎总被某些“印象流”误解——人们更多记住他赛场上的传球魔术、MVP级别的统治力,或是他休赛期在家乡塞尔维亚松布雷尔骑马闲适的画面,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那个被队友私下称为“训练狂”的约基奇。
“他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球员之一,”掘金主帅迈克尔·马龙在最近一次训练结束后透露,“人们看到他在马上放松的样子,就以为他靠的全是天赋,但他们没看到的是,每天训练结束后,他还会加练数百次投篮和传球。”
每当休赛期到来,社交媒体上总会流传约基奇骑着心爱的马匹在塞尔维亚乡间小道的照片,这些画面如此具有冲击力,以至于塑造了一个“不训练的天才”形象——仿佛他的篮球智慧与赛场统治力与生俱来,无需汗水浇灌。
但真相截然不同。
据掘金随队记者迈克·辛格报道,约基奇在训练馆的投入程度堪称“偏执”,2022年夺冠后第二天早上,当大多数队友还在庆祝狂欢后的睡梦中,约基奇已经出现在训练馆进行基础运球练习,助理教练曾透露,约基奇坚持每天完成“1000次传球练习”和500记中距离跳投,雷打不动。
“骑马只是让我头脑清醒的方式,”约基奇在去年夺冠后接受采访时轻描淡写地带过自己的业余爱好,“就像有人喜欢打游戏,有人喜欢钓鱼,但在马背上几个小时之后,我通常就会去球馆。”
约基奇的训练重点往往集中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上。
“他痴迷于脚步训练,”掘金队助理教练大卫·阿德尔曼表示,“每天都要花45分钟单独练习低位脚步,很多人认为他的脚步是天生感觉,但其实每个动作都经过千次重复。”
更令人惊讶的是约基奇对体能训练的投入,尽管外表看起来不像传统运动员,但据球队体能教练透露,约基奇的垂直弹跳训练数据每年都在进步,他的耐力训练量在全队排名前列。
“人们被他的体型欺骗了,”队友阿隆·戈登笑着说,“他其实是个体能怪物,每次训练最后,当我们都累垮了,他还在那里练习罚球。”
约基奇的遭遇并非孤例,勒布朗·詹姆斯——这位NBA历史得分王和常青树——职业生涯早期也曾被质疑训练不刻苦,2006年前后,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詹姆斯依靠的全是身体天赋,甚至有人声称“詹姆斯夏天根本不练球”。
这些传言被事实狠狠击碎,随着时间推移,詹姆斯近乎苛刻的训练 regimen 逐渐为人所知——每年耗资百万美元的身体维护,凌晨开始的训练课程,以及专门为保持状态而设立的私人训练团队。
热火时期队友肖恩·巴蒂尔曾回忆:“我第一次见识勒布朗的训练方式时,感觉那不是人类能坚持的,他对待训练就像对待正式比赛一样全力以赴。”
詹姆斯本人也曾回应过这些质疑:“当你表现出色,人们就说你靠的是天赋,他们看不到你凌晨四点就在训练馆,看不到你放弃美食坚持食谱,看不到你日复一日的付出。”
体育心理学家德拉·布朗博士分析道:“‘天才不训练’的叙事满足大众对神奇能力的幻想,我们更愿意相信有些人天生就被赐予了超凡能力,这比承认他们通过难以置信的努力获得成功要容易得多。”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简化了成功背后的复杂性,还创造了一种“浪漫化”的运动英雄形象——他们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征服赛场。
“顶级运动员几乎都是训练狂,”布朗博士补充道,“只是公众更愿意传播和记住他们休闲的画面,而不是艰苦训练的片段。”
仔细分析约基奇的数据提升轨迹,也能看出持续训练的成果:
新秀赛季,约基奇场均仅9.9分7篮板2.4助攻,投篮命中率51.2%,而到2022-23赛季,他场均得到24.5分11.8篮板9.8助攻,投篮命中率63.2%,尤其是三分命中率从新秀赛季的33.3%提升至38.3%,这背后是无数次的投篮训练。
“我刚开始时投篮很糟糕,”约基奇曾坦言,“所以我每天必须投中500个三分才能结束训练,现在标准是800个。”
掘金队开发主管曾在播客中透露,约基奇每个休赛期会专攻一项技术细节:2017年练勾手,2018年练背身脚步,2019年练三分接投,2020年练罚球线跳投,这种有计划的系统性训练,正是他持续进步的关键。
对手球员们也逐渐认识到约基奇训练刻苦的事实。
勇士队球星德雷蒙德·格林在播客中表示:“曾经我也以为他就是那种天生会打球的家伙,直到几年前我们在塞尔维亚打表演赛,我早上七点去球馆,发现他已经浑身湿透地在练投篮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什么‘他不训练’的鬼话。”
太阳队后卫德文·布克也分享过类似经历:“休赛期有时我们会一起训练,他的工作 ethic 令人难以置信,特别是传球训练,我见过他为了一个过肩传球的准确性练习整整三个小时。”
约基奇的训练方式也体现了欧洲篮球培养体系的特点,欧洲教练更强调基础技术的反复打磨,而美国训练则更注重竞技性和表现力。
“在欧洲,我们相信重复是卓越之母,”约基奇的启蒙教练内博伊萨·维利科维奇曾说,“尼古拉16岁时就已经每天四小时基础训练,来NBA后他保持了这一习惯,只是很多人看不到。”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美国媒体和球迷更容易忽视约基奇这类球员的训练付出,因为他们不常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训练过程。
随着约基奇继续书写他的传奇,关于他的叙事正在被修正,不再只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大个子”,而是一个将天赋与刻苦训练完美结合的篮球艺术家。
正如马龙教练总结的那样:“伟大球员总是会被误解,人们只想看到他们想看的——神奇传球、绝杀球、颁奖时刻,但真正定义伟大的,是那些无人注视时的坚持,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是对细节的偏执追求。”
约基奇的故事提醒我们,在体育世界乃至更广阔的生活领域中,我们应当警惕那些过于简单化的叙事,真正的卓越从来都是天赋与汗水的结合,没有任何例外。
下次当我们看到约基奇骑马休闲的照片时,或许应该想到的是——这只是他为了更好训练而进行的精神充电,而非他成功的全部秘诀,因为在那张照片之外,一定有无数个小时是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是在不断打磨那些让我们惊叹的篮球技艺。
篮球历史终将记录下这一切: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往往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
评论列表 (0条)